自20世紀末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,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。2000年至2019年,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.26億增加到2.5388億,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.2%上升至18.1%。
為應對老齡化趨勢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》,提出健全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充分發展、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,多渠道、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,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。
為應對老齡化趨勢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》,提出健全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充分發展、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,多渠道、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,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。對此,你怎么看?
居家、社區、機構養老聯手,專業服務提升老人生活品質。機構養老以專業服務見長,老人們住著省心、放心,一些養老機構吃住、醫療條件都不錯,老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,可以去閱覽室看書讀報,還經常舉辦舞會、歌會,真正的實現了老有所樂。
健全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能帶動“銀發經濟”,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。多層次的養老體系既能滿足養老需求、筑牢民生保障底線,又能吸納就業,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。
我國超過1.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,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達75%。雖然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7歲,但還存在患病比例高、帶病生存等問題。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,讓老人能夠就近看病,提高患病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。同時能夠減輕子女的照料負擔,減少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后顧之憂,有助于維護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。
針對社會養老問題,建議采取如下措施:
一、加大養老投入力度。將社會資本引入養老服務業,有利于增加服務供給,創新服務模式。
二、完善養老政策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土地、規劃、報批建設、醫養結合等一系列政策,不斷優化養老服務營商環境。
三、加強養老人才隊伍建設。我國老年醫學起步較晚,職業吸引力有待提高。因此需要改善老年醫學類醫務人員的待遇,多提供學習、培訓機會,打開職業發展通道。
四、加強養老服務監管。各地衛健委組織開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檢查,發現問題,督促整改,并會同民政部開展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。
聲明: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“中公教育”的文章,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,未經允許不得轉載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4
01-04
01-06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5
01-04
01-04
01-04
01-04
01-04
01-04
01-04
01-04